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 特殊人群 >> 残疾人

传递关爱撒播幸福点燃希望放飞梦想——德兴市残疾人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3-10-31 11:00:59   来源:德兴报社   阅读次数:次   转发请注明出处:德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贫困残疾人家中经过无障碍改造后的卫生间

市残联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副市长张著权到福利企业检查并看望残疾职工

2012年春节期间市残联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

残疾人王银贵经营的残疾人粮行荣获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放心粮油店”称号

德兴铜矿福利厂安置30多名残疾人就业

盲人吴隆米在为顾客进行按摩

市残联慰问重度瘫痪残疾人

市残联组织残疾鉴定医生上门为重度残疾人办理残疾证

市残联组织党员义工医疗队为残疾人免费健康体检

 

记者 黄山

残疾人是“折翼的天使”,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样在勤劳、默默地为社会做贡献。我市残疾人总数为1.9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6%,关爱和扶助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252名城镇、农村贫困残疾人享受了低保补助;免费发放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2450余件;全市建立近50家残疾人创业基地;为680多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一组组数据,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德兴市残疾人工作近年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一件件实事,都凝结着我市各级干部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心血汗水。德兴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上饶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市残疾人工作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组织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推进,全市社会环境更加文明进步,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为残疾人撑起了一方蓝天,帮助他们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让他们勇敢、自由、快乐地飞翔。

开拓创新  加强服务  阳光照亮幸福路

我市紧紧围绕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扶贫救助、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基本问题,开拓创新,加强服务,破疑解难,合力攻坚,切实改善了全市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近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开展残疾人“安居”工程、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工作、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累计为15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优先安置35户残疾人住进廉租房,发放燃油补助654人次,为3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无障碍改造,让温暖的阳光照在每一个残疾人的心坎上。

为了帮助残疾人提高生存质量,增强其参与社会的能力,我市不断提高康复服务水平,使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近年来积极实施共享阳光“复明工程”,先后为68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通过实施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为42名下肢截肢者免费装配了假肢;免费发放轮椅、拐杖、助听器等辅助器具达2450余件,其中为156名瘫痪残疾人赠送了轮椅,为68名盲人赠送了盲杖;从2008年开始,每年为2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服药补助。

残疾人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我市对就学年龄段内入学的残疾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寄宿的贫困残疾学生补助生活费,对入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专科贫困残疾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全市落实了残疾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助学补助及奖励制度,让他们优先享受到国家助学政策。   

积极帮扶  促进就业   希望充满前行路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新思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帮扶工作,用爱心点燃残疾人前行的希望。

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有关规定,对于全市辖区内安置残疾人比例未达到职工总数的1.5%或未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残疾人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以此推动全市各经济组织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200余人。目前,全市福利企业有16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600余名,安置比例名列上饶市前茅。为使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为他们自主创业、择业就业打开理想之门,近三年来,全市共开展了实用技术、岗前培训15期,培训人数达730人。

除此之外,我市积极扶持残疾人从事种养业和个体开业。其中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城乡残疾人个体开业156人,扶持盲人推拿按摩3家,安置盲人7人,扶持农村残疾人种养业68人。为了辐射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仅2012年全市就新建创业基地8家,向上争取了150万扶贫贴息贷款,并对其给予一定的无偿资助。目前全市已经创评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个、上饶市级2个,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等、靠、要的困境中走了出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为认真落实残疾人公益性岗位,积极推介就业。我市认真选聘了20名乡(镇、街道)残联专职委员,113名村(居)残协委员和80名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全部由市残联与之签定聘用合同,从残保金和就业资金中定期发放补助资金;各乡镇、街道另在保洁员、绿化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200余人,同时还劳务输出300余人,切实增强“造血”功能。    

身残志坚 自强不息  创业铺就致富路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残疾人内心深处渴望像正常人一样通过劳动自食其力,改善生活。面对人生不幸,我市许多残疾人没有颓废下去,在市残联等相关单位的帮助下,扬起生命的风帆,勇敢地抗击命运,走上了致富之路。

泗洲镇潭埠村残疾人王牛安牵头联系10余位残疾人,注册成立了蓝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鸭12000羽、鸡2000羽、肉猪超过180头。合作社每户残疾人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正在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现已被列为德兴市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

王银贵是李宅乡的一位村民,从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脚完全瘫痪。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办了服装缝纫培训班,使许多服装从业者受益。2006年他又在德兴市残联2万元无息贷款的扶持下开起了“残疾人粮店”。由于长期秉持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理念经营,他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现在每年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王银贵的米店也因此被评为“放心粮店”。

类似这样的创业事迹不胜枚举。张村乡程贵金的养猪厂、大茅山集团公司李小忠的养蜂场、龙头山乡王松明的农家乐山庄、海口镇程扬德的食用菌合作社、万村乡兰显德的雷竹生产基地……他们锲而不舍,残而不废,自强不息,用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展现了当代残疾人的独特风采。          

情注民生  共创和谐   责任开启关爱路

关爱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美好的未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市各残疾人相关工作部门的职责所在。近年来,为切实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我市将符合条件的全市2252名城镇、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在农村敬老院对35名无依无靠的残疾人实行集中供养,为1060名已就业残疾人全部足额缴纳了养老保险。同时组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项目,三年来实行居家托养重度残疾人250人次,并做好一户多残、老残一体、重残户的临时困难救济帮扶工作。目前,全市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比例均达到100%。全市享受农村低保的残疾人免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承担的费用,城镇残疾人则全部免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

在每年的春节、助残日期间,全市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慰问走访活动,对特困、大病、大灾及困难党员共300余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并且对在当年遭遇大病、大灾的残疾人给予1000元至2000元的慰问金。2011年以来,市残联共接待来信来访200余人次,临时救助市内外困难残疾人80余人次,为残疾人办好事实事达20余件。

编辑:胡素珍